王女士的购车之旅,本是一次普通的选车经历,却因为一次信息误导,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汽车补贴的纷争。事情的起因追溯到2023年7月,当时王女士正在广西出差,朋友开着一辆奇瑞瑞虎8L接送她。对这款车产生兴趣后,她决定进一步了解。经朋友的引导,她前往广西的奇瑞4S店查看价格,并打算将车带回杭州。就在她与销售人员沟通时,销售主动提到可以通过上海的经销商开发票,从而享受一万三千元的补贴,这一消息激起了王女士的购买欲望。
买车的过程并不如王女士所期望的顺利。当她询问关于旧车置换和补贴的具体问题时,销售人员一再承诺不会受外省牌照影响,并且可以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基于此,王女士最终决定购买这款瑞虎8L,尽管她当时正在出差,许多细节和决定都由助理代为处理。
但就在王女士顺利支付定金,完成购车手续后,问题开始浮现。她依照销售的指示,提交了旧车信息并申请了上海的置换补贴。补贴申请却遭到驳回,理由是她的旧车登记时间为2021年7月15日,远超上海市政策要求的2019年6月30日之前注册的旧车条件。按照《2025年上海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实施细则》规定,外省登记的车辆必须在2019年6月30日之前注册,才能享受上海市的置换补贴。
王女士对于销售人员的疏忽感到愤怒,因为如果她当时选择在广西或浙江购车,她依然可以享受到补贴,且没有关于旧车上牌时间的限制。显然,销售未能仔细核对补贴政策,从而给出了错误的建议。王女士的失望情绪日益加重,她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因为信任销售的错误指导,错失了补贴机会。
回到杭州后,王女士多次与4S店进行沟通,但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4S店方面声称当时的销售人员尚处于实习阶段,并且不熟悉相关业务,导致了这一错误。这并未能安抚王女士的情绪。她认为,作为消费者,问题的责任应由4S店承担,尤其是在销售已明确承诺享受上海市补贴的情况下。更令她沮丧的是,负责此事的销售人员已经辞职,而她的微信和电话也被拉黑,无法沟通。
随后,记者陪同王女士再次前往奇瑞4S店。店方负责人表示,销售员的错误导致了问题的发生,并且他们将承担一定责任。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虽然发票是由上海的经销商开具,但这是合法且合规的操作,因为车商之间的流转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尽管如此,王女士仍坚持要求4S店负责补偿,尤其是在销售承诺上海补贴的情况下。
经过多轮协商,最终,杭州的奇瑞4S店同意承担部分责任,表示会根据王女士的实际情况来解决补贴问题。最终,店方提出,王女士应按照实际支付的车款申请杭州的补贴,并希望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补偿方案。尽管王女士仍未完全获得当初承诺的上海补贴,但她表示可以接受这份补偿,并希望店方能提供更多的透明度和公正的解决方案。
这次购车经历让王女士深刻感受到信息透明度与沟通的重要性。从销售的疏忽到商家的责任推脱,王女士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失去了原本可以获得的补贴,还经历了许多不必要的困扰。这一事件无疑提醒了广大消费者,在购车时要更加谨慎,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忽视,同时也警示汽车销售商,在提供服务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避免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1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