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出行高峰也在悄然逼近。不少人已经开始着手规划行程,提前预订好酒店。随着网上预订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反映,酒店的实际情况与宣传页面所示大相径庭。所谓的“五星级”酒店,硬件设施与服务水平却远远不及预期;“海景房”却视野受限,甚至有的房间看不到海。面对这种“假宣传”,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花近7000元订“五星级”酒店,入住却让人大失所望
樵先生和家人准备去北京旅游,在某在线预订平台上看到一家国际品牌的酒店。这家酒店不仅开业不久,设备现代,关键是酒店名称后有五颗星的标志。樵先生认为,这家酒店无疑是一家“五星级”酒店,于是毫不犹豫地在线支付了6968元,预订了三天两晚的房间。
入住后樵先生发现酒店的设施和服务完全不符合五星级标准。酒店的房间空间小,家具陈旧,服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准。对此,樵先生开始怀疑,这家酒店是否真如宣传所说是“五星级”酒店。进一步查询后,他发现该酒店并未通过国家旅游局的星级评定,这意味着它并不具备五星级酒店的资格。
樵先生决定维权,起诉了平台,要求退还住宿费并赔偿三倍赔偿金。平台辩称,网站上标注的五颗星并非酒店等级的标识,而是该酒店的评分。平台的评分系统显示,该酒店得分为4.7分,接近满分,五星的图标仅仅代表评分的高低,并非表示酒店的星级。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平台并没有明确宣称该酒店是“五星级”酒店,但五星的图标和评分系统极易让消费者误以为酒店具备五星级标准。法院判定,平台的做法构成了对消费者的误导,属于虚假宣传,最终判决平台赔偿樵先生20904元。
面对“照骗”,如何及时维权?
近年来,消费者频繁遇到“照骗”——商家通过虚假的美化图片和夸大的描述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在网上预订酒店时,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例如,许多消费者预订了号称拥有海景的房间,但实际到达后却发现根本无法看到海。甚至有些房间的床铺小到无法舒适入睡,远远低于宣传时的“豪华”标准。
如果消费者遇到这种虚假宣传的情况,该如何维权呢?法官指出,消费者应尽量拍摄证据,手机录像和照片可以作为维权的有力证据。消费者应及时与酒店方沟通,向线上预订平台反映问题,要求平台进行协调和解决。大多数平台都有一定的惩戒机制,对不合格的酒店进行考核,若沟通协调未果,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寻求快速解决。如果这些途径都无法奏效,消费者可以通过诉讼来要求赔偿。
法官还强调,某些平台在推介酒店时,往往通过虚假图片来美化酒店的形象,以此来吸引顾客。这样的做法如果被认定为虚假宣传,商家将面临三倍赔偿的法律责任。消费者只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便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
遇到酒店“毁约”,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除了虚假宣传,消费者还可能遭遇酒店“毁约”问题。尤其是在“五一”假期这样的高峰期,消费者提前预定的酒店,可能会在到达时被告知“没有房间了”。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来重新预订酒店,甚至只能选择低于预期水平的住宿。
对此,法官指出,如果酒店恶意取消预订,消费者有权要求酒店赔偿差价损失。如果消费者因此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来重新预定同类酒店的房间,商家应当对此承担责任,赔偿因毁约所造成的损失。
法律保护下的消费者权益
随着在线预订平台的普及,消费者在享受便捷服务的也面临着更多权益被侵犯的风险。商家的虚假宣传、恶意毁约等行为,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如何确保消费者在旅游高峰期不被“坑”,如何让商家和平台履行其应尽的责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法律角度来看,消费者在遇到酒店虚假宣传或“毁约”时,应该保持清醒,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手段收集证据,向平台或相关监管部门投诉,甚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商家和平台也应当强化自律,确保提供真实的酒店信息,避免虚假宣传,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诚信经营是商家的责任,维权意识是消费者的保障
通过樵先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虚假宣传和不履行承诺的行为,对消费者而言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伤害。在享受假期的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不符合宣传的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商家和平台应当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遵守市场规则,提供真实、透明的信息,共同维护一个公正、诚信的市场环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