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赛力斯(原小康股份)凭借与华为的深度合作,迅速崛起,成为市值突破2000亿元的车企新星。2025年,赛力斯计划在香港二次上市,意图进一步扩展融资渠道和国际市场。在这股资本热潮背后,赛力斯仍面临着销量下滑、财务压力和技术安全等多重挑战。本文将深入分析赛力斯赴港上市的战略意图、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从“弹簧厂”到“华为智选”,赛力斯的转型之路
赛力斯成立于1986年,最初专注于弹簧制造。2003年,与东风公司合资成立赛力斯汽车,正式进军汽车行业。2014年,赛力斯成立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始布局纯电动领域,推出瑞驰EC系列纯电动商用车、东风风光、东风小康等多个品牌。不到八年时间,销量突破百万。
2016年,赛力斯成功登陆A股市场。2019年后,赛力斯发展乏力,业绩持续下滑。此时,华为正在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双方于2021年达成深度合作,推出“问界”品牌。华为不仅提供智能驾驶、鸿蒙座舱等技术支持,还通过5000余家门店为赛力斯提供销售渠道,极大降低了渠道建设成本。
得益于华为的支持,赛力斯的问界系列车型迅速获得市场认可。2024年,问界品牌累计交付42.69万辆,其中M9以15万辆以上的销量成为50万元级别豪华车销冠,M7则成为20多万元车型的销售主力。赛力斯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实现了大幅增长,2024年营收达到1451.76亿元,净利润为59亿元,市值突破2000亿元。
二、赴港二次上市:融资与市场拓展的双重考量
赛力斯计划在2025年赴港二次上市,募资规模预计超过10亿美元。根据赛力斯的申请书,拟将70%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这一战略与当年比亚迪在港上市后的发展路径高度相似。
比亚迪于2002年在港股二次上市后,海外销量大幅增长,品牌国际化进程加速。赛力斯希望通过赴港上市,借助香港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拓展海外市场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
港股上市并非一帆风顺。市场分析指出,香港资本市场投资者审慎,可能会担忧赛力斯的偿债压力侵蚀利润,影响分红回报,进而影响股价预期。近期新能源汽车板块遇冷,市场对新入局者融资热情降低,同行竞争加剧了融资难度。若募资额不及预期,资金困境将难以化解,直接影响后续研发和生产计划。
三、销量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的信号
尽管赛力斯在2024年实现了强劲的销量增长,但2025年初的销量数据却显示出下滑趋势。2025年1月,赛力斯销量为17906辆,同比下滑51.39%;2月销量为17841辆,同比下滑41.04%;3月销量为18805辆,同比下滑32.19%。整个一季度,销量明显下降。
市场分析认为,销量下滑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有关。赛力斯的M9、M8、M7、M5等车型,虽然定位不同,但在市场上面临着比亚迪、理想、蔚来等传统车企和新兴品牌的激烈竞争。奇瑞智界、小米等新兴品牌的崛起,也对赛力斯构成了压力。
四、财务压力:高负债率带来的隐忧
赛力斯的财务状况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2025年,赛力斯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7.38%,应付账款规模达到685亿元。汽车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过高的负债水平严重限制了资金运作空间,增加了财务风险,稍有不慎可能会陷入困境。
赛力斯每售出一辆问界车需向华为支付销售额的10%作为分成,其中2%是技术授权费用,8%是华为渠道营销费用。这导致赛力斯的净利润率低于特斯拉等同行,盈利能力受到制约。
五、技术安全:智能驾驶系统的挑战
赛力斯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也频繁卷入安全事故的争议。2024年以来,赛力斯问界系列车型多次发生与智能驾驶相关的交通事故,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质疑。
例如,2024年4月,山西运城发生了问界M7追尾起火事件,造成3人死亡;2024年7月,广州发生了问界M7刹车失灵事故,车主将赛力斯和华为等多方起诉;2024年10月,云南发生了问界新M5撞羊事件,暴露了系统在低矮障碍物识别和弯道场景下的局限性;同年10月,武汉发生了问界M9与货车对撞事故,造成1死2伤;2024年12月,海南发生了问界M7高速追尾水泥泵车事故,驾驶员重伤。
尽管赛力斯表示事故发生时智能驾驶系统已退出,但频繁的安全事故仍然引发了公众对智能驾驶系统可靠性的担忧。赛力斯需要加强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安全性提升,以恢复消费者的信任。
六、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赛力斯的未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充满机遇。创始人张兴海提出了“2027年新能源车销量破百万”的目标,并提出了三大举措:加大研发、加强渠道与供应链自主化、拓展多车型生态。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赛力斯的竞争力,但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赛力斯计划通过赴港二次上市,募资156亿港币,用于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港股上市能否顺利进行,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市场分析认为,赛力斯需要提升品牌国际化水平,加强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降低负债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七、从“华为智选”到全球竞争者
赛力斯从“华为智选”到全球竞争者的转型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尽管面临销量下滑、财务压力和技术安全等多重挑战,但赛力斯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敏锐度,仍然有望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赛力斯能否实现“2027年新能源车销量破百万”的目标,能否在港股上市顺利融资,能否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取得突破,仍然是未知数。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赛力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机遇,实现从“华为智选”到全球竞争者的华丽转身。
源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