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媒体从业者,电动汽车的试驾已成常态,然而当收到一汽丰田bZ5的试驾邀请时,我内心多少有些抗拒。毕竟丰田此前推出的bZ3留下了不少槽点,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失望。亲自试驾过bZ5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款车可能是丰田电动车转型中的关键之作。
外观突破:丰田的大胆进化
当我第一次看到bZ5的实车时,愣住了三秒钟。与我印象中丰田的传统形象完全不同,这款车的外观可以用“颠覆”来形容。锤头鲨式的前脸、立体的钻石切割型车身以及贯穿式LED日行灯的回旋镖设计,都使它与以往的丰田燃油车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而最让我震撼的是,21英寸的大轮毂(入门版18英寸)在同级电动车中可谓极为罕见,往往只有顶配车型才有这样的配置。
更令我惊叹的是,这款车采用了溜背式轿跑设计,但依旧保证了后排的头部空间。尽管车身造型低矮,我身高1米85的体型坐进后排,头部依然有一拳余量,这点在许多同类轿跑车型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丰田还对之前bZ3备受诟病的内翻式门把手做出了调整,改为更为直观的弹出式设计,显示出丰田对用户反馈的积极回应。
内饰升级:科技与舒适的完美融合
进入bZ5的车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块15.6英寸的悬浮触控大屏。与丰田以往的车机系统相比,这块屏幕的响应速度明显更为流畅,操作更为顺畅。而最让我惊喜的是,这套车载系统支持方言识别,在实际体验中,用重庆话命令系统时,竟然能迅速识别并执行,显示出丰田在智能化方面的持续进步。
内饰方面,bZ5的用料和设计相较于以往也有了质的飞跃。中控台大量采用了软质材料,座椅采用打孔真皮,搭配蓝色缝线,豪华感大幅提升。再加上256色的氛围灯和车载香薰系统的加入,整个车内环境显得既现代又舒适。虽然如此,部分按键的触感和阻尼感仍然稍显逊色,暴露出丰田在控制成本方面的一贯思维。
智能驾驶:安全与舒适并重
作为一款现代电动车,bZ5的智能驾驶表现自然也成为关注焦点。试驾中,我体验了丰田的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ToyotaPilot。在北京东三环的拥堵路段中,bZ5的表现与特斯拉的Autopilot截然不同。bZ5并不像特斯拉那样频繁变道或进行激烈超车,而是稳重而从容地保持着较长的跟车距离,对于加塞车辆的识别也非常及时。这种驾驶风格不但使得驾驶过程更加平稳,还为车主带来了更多的舒适感。
在硬件配置上,bZ5搭载了33颗感知硬件,包括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技术参数在同级车中属于主流水准。在自动泊车方面,bZ5表现也令人满意,尤其是在狭窄车位的识别上,其成功率相当高。不过,垂直车位的泊入操作需要进行1至2次调整,流畅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性能与续航:线性加速与出色的续航表现
在性能方面,bZ5搭载了一台200kW电动机,6.9秒的破百成绩虽然不算特别惊艳,但加速过程却非常平顺、线性。这种加速表现更像大排量自吸发动机的渐进式推进,避免了许多电动车过于激烈的加速反应,显得更加符合家庭用车的需求。
续航方面,bZ5的表现也超出了我的预期。在30℃高温下,空调全开并进行高速巡航时,车内的表显电耗为14.8kWh/百公里,而630公里的CLTC续航在实际行驶中达到了大约85%的实际续航表现。快速充电方面,bZ5从30%充至80%仅用了26分钟,峰值功率为150kW,与官方数据非常接近。
丰田电动化的关键一步
试驾结束后,我与一位刚刚购买比亚迪宋PLUS EV的网约车司机交流了对bZ5的看法。他非常直率地评价:“这车终于让丰田电动车从‘杂牌’变成了‘真香’。”这句话或许正是bZ5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它让丰田的电动车从曾经的低调转变为市场中的一个有力竞争者。
bZ5依然有一些不足。车机系统的生态远不如新势力品牌那样丰富,部分细节设计仍然保留了传统车企的痕迹。但考虑到它13万元起的定价(置换后可低至11万元),以及丰田强大的4S店售后网络和电池终身质保政策,bZ5无疑是目前市场上最值得普通家庭选择的合资品牌电动车之一。丰田似乎终于明白,在电动时代,单凭品牌情怀远远不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