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及混合动力车型)电池装机量达504.4 GWh,较去年同期的367.4 GWh增长了37.3%。这一数据不仅展示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反映了全球电池厂商在市场竞争中的激烈博弈。特别是中国电池厂商,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优势,巩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而日韩厂商则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
中国厂商表现亮眼,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在全球电池装机量的榜单中,中国电池制造商的表现毫无疑问是最为亮眼的。宁德时代稳居全球电池市场的领头羊,其电池装机量达到了190.9 GWh,同比增长了37.9%。尽管增速略有放缓,但其市占率仍然高达37.9%,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除了中国本土的极氪、问界、理想和小米等汽车品牌外,宁德时代的电池还被全球主流汽车品牌广泛采用,包括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
比亚迪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其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了58.4%,达到89.9 GWh,市占率也从15.4%上升至17.8%。比亚迪不仅在电池制造领域表现突出,同时也具备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其电动汽车和电池的协同效应使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欧洲市场的快速扩张表现尤为明显。2025年第一季度,比亚迪电池在欧洲的装机量达到了6.0 GWh,同比增长了313.4%。
除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外,其他中国电池厂商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例如,中创新航(CALB)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了22.7%,虽然排名未发生变化,依然稳居全球第四;而亿纬锂能(EVE)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了65.9%,其市场表现也不容忽视。蜂巢能源(SVOLT)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了107.7%,成为榜单中增速最快的厂商。
韩国电池厂商:市场份额缩水,面临激烈竞争
与中国厂商的强劲增长相比,韩国三大电池厂商的表现则略显疲软。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电池装机量总和占全球电池市场的16.4%,同比下降了5.4个百分点。尽管LG新能源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了4.4%,达到了47.2 GWh,依然位居全球第三,但其市场份额已经从去年同期的12.3%下降至9.4%。SK On和三星SDI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虽然其电池装机量分别增长了10.7%和5.0%,但两者的市占率均有所下滑,显示出韩国厂商在全球电池市场中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三星SDI的表现尤其不容忽视。其电池装机量同比下降了8.0%,成为今年上半年唯一一家出现下滑的电池厂商。三星SDI的电池主要供应宝马、奥迪和Rivian等品牌,但由于宝马i4销量的下滑,导致三星SDI对宝马的电池供应出现了下降。Rivian推出的新款车型搭载了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电池,也使得三星SDI对Rivian的电池供应占比减少。
日本厂商松下:市场份额略有回升,迎难而上
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榜单中,日本厂商松下是唯一一家公司有所回升的。松下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了14.4%,达到了18.8 GWh,排名从第八上升至第六。松下的电池主要供应特斯拉,尽管特斯拉的销量有所下滑,但松下通过加强与其他车企的合作,逐步回稳了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松下正在积极调整其供应链结构,降低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并加大本地采购的力度,以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挑战。
全球电池市场竞争格局:中企稳居领先,日韩厂商挑战加剧
从整体市场格局来看,中国厂商依靠本土市场的庞大需求和技术创新的优势,持续巩固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池厂商的市占率已达到68.8%,较去年同期的53.1%大幅增长。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占据了全球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使得中国厂商在全球电池产业链中的地位愈加稳固。
相比之下,韩国厂商的市场份额不断缩水,从去年同期的21.9%降至16.4%,这一差距的扩大让韩国电池厂商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三星SDI和SK On在全球电池市场中的地位日渐下滑,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松下虽然市占率有所回升,但与中国厂商的差距依然明显。日本厂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的压力也不容忽视。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逐渐显现:中国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和强大的市场需求,占据了全球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日韩厂商则面临着更大的转型压力。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重组:电池产业的未来挑战
全球电池市场的竞争不仅受厂商自身实力的影响,也与地缘政治和供应链重组密切相关。尤其是在美国出台一系列针对中国电池及原材料的关税政策后,韩国和日本厂商纷纷加大在北美市场的投资,并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全球电池产业链的布局,各大电池厂商不得不在新形势下调整自己的战略。
与此欧洲市场也在加大力度推动本土生产和供应链的韧性建设。中国电池企业也在加速在欧洲的布局,逐步建立本土工厂,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这一系列的调整和变动,必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
总结
从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中国厂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韩国和日本厂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球电池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厂商们不仅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还需灵活应对地缘政治和供应链的变化,以保持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9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