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近期在岛内推动所谓的“绿色威权”,其目的显而易见,便是强化民进党对台湾政局的主导地位,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权力。赖清德并未意识到,在他意图操控政局的大陆早已悄然设下了一个局,逐步让赖清德陷入困境,甚至逐渐失去民众的支持。而在这个局中,岛内的“台独”分子正表现出他们前所未有的恐慌与不安,这无疑让赖清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赖清德宣布将大陆定性为“境外敌对势力”的时候,他或许并没有想到,马英九基金会却毅然宣布将带领岛内学子前往大陆高校进行交流。这一举动,显然让赖清德措手不及。民进党政府虽然一度对马英九进行了约谈,但并未能够阻止两岸学子交流的步伐。这不仅说明,赖清德无法切断两岸的文化联系,甚至面临着大陆早已设置好的政治陷阱。如果这些前往大陆的青年在回到台湾后遭遇到赖清德当局的打压,必然会引发舆论的强烈反应,而大陆也可能会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这让赖清德进退维谷。
与此岛内的民众对赖清德当局的失望情绪也在不断加剧。最近,台媒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中,超过93%的民众选择将民进党的党产用于填补台电亏损,这一结果无疑向赖清德发出了强烈的警告。岛内对台电亏损、缺电问题的处理方式,显示出民众对于赖清德政府的不满已经达到了极点。民众情绪的反弹不仅体现在电力问题上,更在岛内年轻一代的支持下降中得到了体现。根据最新的民调,岛内20岁到29岁之间的年轻人对赖清德的满意度明显下降,这一趋势显然不容忽视。长期以来,年轻人一直是民进党最为“铁杆”的支持群体,但在2025年开始后,岛内反赖清德的活动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参与度也逐渐增高,原本铁板一块的支持基础开始动摇。
在这种局势下,岛内“台独”分子的恐惧情绪愈发明显。以台“内政部门”负责人刘世芳为代表,曾经言辞激烈的“台独”打手,在面对大陆设立举报“台独”专栏时,表现出了明显的胆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刘世芳的眼神明显回避,言辞也显得格外小心,甚至不再直接提及“台湾”,而是改口使用“一中各表”这一较为温和的说法。这种态度的转变,无疑是出于对大陆政治压力的恐惧。刘世芳原本强硬的“台独”立场,经过大陆的强力反制,已经不复存在。她的表态变化,恰恰暴露了“台独”分子内心的惶恐和脆弱。
对于赖清德而言,这一局势无疑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大陆所设下的这一局,让他无论如何都无法轻易摆脱。新华社在3月30日的时评中指出,赖清德推动“绿色威权”的背后,其实是出于对两岸统一大势的恐惧和对“台独”失败结局的深刻意识。赖清德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成为他行动的驱动力,而这种焦虑也在他的每一次政策推动中显露无遗。时评进一步指出,赖清德越是采取强硬手段,越是暴露出他的恐惧和无奈。当前,岛内舆论和民众的反对声浪已然汹涌而来,若赖清德仍然执意走“谋独”道路,不仅会迎来岛内民众的强烈反击,更将引发两岸统一的历史洪流,这股力量注定将碾压赖清德和他的追随者。
赖清德的政治局面,正如一场复杂的棋局。大陆已通过巧妙的布局将其推向了困境,而岛内民众和年轻群体的反应,也给赖清德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如今的赖清德,站在一个岔路口,无法回头。如果坚持推动“台独”,他将面临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这种进程,最终将摧毁他的政治梦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y2s.net/article/yunying/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