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揭示全球车企“本土化”与“智能化”双重战略

20254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汽车制造商参展。首发新车超过百款,总展览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的风向标,上海车展不仅展示了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变革与发展。

 

自主品牌:技术驱动市场格局重塑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中国自主品牌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技术普惠方面,中国车企通过开放核心技术与创新设计,正在快速打破原有市场壁垒,推动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吉利与比亚迪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引领这一波技术革命,凸显自主品牌在技术领域日益崛起的影响力。

 

吉利在此次车展上的亮相备受瞩目,其全球首发的银河战舰” SUV原型车成为了展台上的焦点。该车配备了全域AI”技术,并支持纯电、混动和增程式动力的自由切换,展现了强大的全地形越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吉利宣布将全面开放其电池安全技术,并将旗下电池业务整合为吉曜通行,推出统一品牌神盾金砖电池,并通过一系列严苛的安全标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技术共享和安全标准升级。这一举措无疑会加速国内充电设施及安全标准的革新,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带来更多技术福利。

与此比亚迪则展示了其海洋网系列的五款新车,其中中型SUV海狮06DM-i/EV双版本)被定位为主流家庭用户的理想选择,定价区间为16万至20万元。比亚迪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多场景的车辆应用,进一步扩展了其在家庭市场的影响力。海豹06DM-i旅行版也以解锁N种生活为卖点,满足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一系列的创新车型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在技术和产品上的深度思考,也展示了其在全球电动化进程中的独特优势。

 

国际车企:深耕中国市场,抢占技术话语权

作为全球车企的重要阵地,上海车展同样见证了国际品牌的本土化转型与技术创新。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奔驰、宝马、大众、通用等国际巨头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力图通过本土化的技术调整与创新,争夺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

 

奔驰在此次车展上发布了全新的CLA纯电长轴版,作为最智能奔驰,这款车搭载了奔驰自研的MB.OS架构,并支持AI语音交互,智能化程度可谓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其CLTC续航可达866公里,充电10分钟即可补能370公里,这种超高效率的充电技术无疑会吸引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奔驰的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其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储备,也显示出其在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

宝马则通过全球首发的新世代驾趣概念车VDX,进一步展现了其在智能驾驶和车身动态响应方面的创新能力。宝马将驾控超级大脑应用于其新车型,实现了动力传动与车身动态的毫秒级响应,极大提升了驾驶的操控乐趣。宝马也推出了350周年限量版与M4高性能版,兼顾了经典与性能,吸引了众多高端消费者的目光。宝马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了其对中国市场的深度理解与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大众在本届车展上发布了三款概念车,ID. AURAID. ERAID. EVO,展示了其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前瞻性布局。特别是ID. ERA的增程式动力系统,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ID. EVO则支持800V超充技术,凸显了大众对中国消费者在续航与充电效率方面需求的精准把握。大众的这一战略,无疑是其抢占中国市场的关键一步。

国内市场的深度变化:消费升级与场景细分

 

2025上海车展不仅是一场汽车行业的科技盛宴,更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国市场日益成熟的消费趋势。随着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市场对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车企在技术与产品设计上的创新正逐渐走向精细化与定制化。

无论是吉利开放电池安全专利,还是比亚迪在价格区间下探,亦或是国际车企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布局,都显示了一个共同的趋势:车企正在通过精准的市场洞察与技术创新,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河南等中部地区的消费升级,成为各大车企争夺的关键市场。无论是智能化、高性能的豪华电动汽车,还是满足家庭需求的中低价位车型,都在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新期待。

 

本届上海车展深刻反映了全球汽车工业与中国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车企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不断深化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认知,并通过智能化、电动化的技术进步,推动汽车消费从工具属性生活方式载体的转变。这场车展不仅展示了汽车行业的科技前沿,更为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好的用车体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326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