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商用车圈传来一条重磅消息——意大利知名商用车品牌依维柯正式被拆分出售,其商用车业务以38亿欧元的价格被印度塔塔集团收购,而防务业务则以17亿欧元卖给了意大利本土军工巨头莱昂纳多。这笔交易不仅规模庞大,而且结构复杂,塔塔自己也坦言,这是一项“结构复杂、规模巨大的收购”。防务业务回归本土情理之中,而塔塔则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了依维柯完整的品牌、工厂体系及覆盖欧洲、拉美和中国的销售网络,这一收获在商用车领域可谓极具战略价值。最令中国市场关注的是,这家与中国有着三十年深厚缘分的企业,在塔塔接手后,会有怎样的发展动作。
回顾历史,依维柯在中国的布局始于1996年,当年它与南京汽车合作成立南京依维柯,主要生产轻型商用车,并建设了年产十万辆的现代化工厂,为品牌在中国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2006年,依维柯又与上汽集团合作成立上汽依维柯红岩,在重庆生产杰狮等重型卡车,并逐步形成覆盖全国及部分海外市场的销售网络。近年来,依维柯也开始涉足新能源领域。2024年,它与北汽福田签署合作意向书,计划联合开发轻型纯电动厢式车,并面向欧洲及南美市场出口。这三十年的耕耘,不仅为依维柯积累了市场口碑,也让它在技术和产品线方面具备一定竞争力,这也是塔塔选择收购的重要原因。
对塔塔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根据市场数据,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之一,预计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约896亿美元增长至137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7%。虽然外资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的总体份额下降至37%,本土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在高端轻卡、重卡及特种车辆领域,依维柯仍具竞争力。对塔塔而言,这样的市场虽难啃,但潜力巨大,不容轻易放弃。通过依维柯成熟的网络和品牌影响力,塔塔有机会将其全球战略延伸至更多地区,同时在中国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
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塔塔对中国市场表现出谨慎乐观。面对稀土出口限制等不确定因素,塔塔表示已经准备好库存和替代方案。塔塔设定目标,到2030年前,将电动车在乘用车业务中的渗透率提升至30%,并推进电动巴士与氢动力卡车的发展。这样的战略与中国推动新能源商用车的政策高度契合,也为依维柯在中国的未来提供了潜在机遇。塔塔也清楚,早年收购捷豹路虎的经验敲响了警钟——即便品牌力强,如果未能紧跟市场变化和新能源趋势,仍可能在中国市场遇挫,这对于依维柯的未来同样值得警惕。
如今的依维柯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品牌老化和市场份额被侵蚀的困境。作为依维柯在海外市场最早落地的市场,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振依维柯品牌,需要塔塔在产品研发、营销策略以及新能源布局上多管齐下,通过本土化创新和精准的市场策略,唤醒沉睡的“商用车巨头”,让其重新在高端轻卡、重卡及特种车辆市场中形成竞争力。特别是在新能源与高端市场,塔塔必须将全球经验与本土需求结合,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依维柯在中国仍拥有坚实的市场基础、品牌口碑和技术储备,这意味着塔塔手中依然握有一张潜力牌。未来几年,塔塔能否成功唤醒依维柯,并将其打造成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新生力量,将直接影响其全球战略布局。依维柯的表现,也将成为商用车行业观察外资品牌在华发展路径和新能源转型成效的重要窗口。对整个行业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收购,更是一场关于品牌活力、战略眼光和市场执行力的较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y2s.net/article/xiongdaohang/8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