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不宜减掉主食,专家解答如何科学减肥

最近,气血不足不建议不吃主食这一话题在网络上掀起了热议。许多网友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讨论这种观点的科学依据是否成立。对于减肥者而言,气血不足是否真的需要特别注意主食的摄入呢?对于这个问题,记者联系了浙江省新华医院生活方式医学(体重管理)门诊副主任医师贺晓鸣,深入探讨了这个话题,并对其中涉及的医学常识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贺晓鸣医生表示,这一观点并非说不吃主食一定会导致气血不足,而是针对气血不足的特殊人群,减肥过程中应当补充一定量的主食,以帮助改善身体状况。在日常临床中,贺晓鸣医生经常遇到因减肥过度而导致身体代谢功能紊乱的情况,这些问题往往与不恰当的饮食方式密切相关。

减肥为何饿得越多反而越胖?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不吃主食或者少吃碳水化合物就能有效减肥,很多减肥者常常发现,自己明明控制了饮食,却反而体重上升。对此,贺晓鸣医生解释说,这种现象背后实际上与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密切相关。她表示,当我们长时间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时,身体误以为进入了食物短缺的环境,开始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进入低代谢状态。就像动物的冬眠一样,身体会储存脂肪以应对可能的饥荒。结果,减肥者虽然少吃了,但身体依然处于脂肪囤积的状态,从而导致了体重的反弹。

这种现象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贺晓鸣医生曾接诊过不少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她们为了追求更瘦的身材,开始限制主食的摄入,但体重却出现了反而增加的情况。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那些本身体重基数较大,长期摄入过多油脂和糖分的人群。她补充道,对于这些人群,减少主食的摄入和调整饮食结构确实有一定帮助,但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如何正确控制饮食,避免减肥误区?

关于减肥,很多人会问:既然减少主食会导致身体储存脂肪,为什么我会通过节食瘦下来呢?在这方面,贺晓鸣医生认为,情况的复杂性往往来自于每个人的饮食结构和身体状况。针对那些已经存在较大体重,且长期摄入高油高糖食物的人群,医生会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减肥方案。这类人群的饮食结构已经极为不健康,单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不意味着就完全不吃主食,而是要在控制摄入的同时保证身体能摄取到足够的营养。

贺晓鸣医生还提到,长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做法虽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效,但也需要合理搭配其他营养物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举例来说,蛋白质的摄入量在减肥过程中至关重要,但蛋白质并不是摄入越多越好。她提醒,过量的蛋白质可能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因此需要根据体重和健康状况进行适量的调整。

气血不足的人该如何健康减肥?

对于气血不足的群体,贺晓鸣医生强调,减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补充主食,并调整饮食结构。中医理论中提到,气血不足与脾胃虚弱关系密切,脾胃功能差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气血不足的人群在减肥时,不宜完全断绝主食,而应适量增加一些有助于气血生成的食物,调理脾胃,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中医认为,主食的合理摄入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贺晓鸣医生特别强调,现代主食多为精米精面,尽管口感更好,但加工过程中会丧失很多有益成分。她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糙米、全麦等粗粮,这些食物中的纤维素和B族维生素等成分能有效帮助身体维持健康。

对于气血不足的减肥者来说,合理的饮食结构尤为重要。贺晓鸣医生指出,减肥不能通过极端手段过度限制主食,而应通过科学的饮食搭配,结合适量的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那些脾胃虚弱的人群,补充气血、调理脾胃至关重要。通过适当的饮食调整,配合合理的运动,能够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

适度减肥,保持健康的体态

贺晓鸣医生还指出,减肥不应仅仅依靠体重作为唯一标准,体重的变化并不能全面反映健康状况。一些本身就有较高肌肉比例的人,即使体重略高于正常范围,也不必过于焦虑。她建议,减肥过程中应关注体脂率、肌肉量等指标,保持健康的体态,而不是一味追求减轻体重。

减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量体裁衣。气血不足的人群在减肥时,首先应通过改善饮食来调理身体,逐步恢复正常的代谢功能。在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控和适量运动的配合下,才能实现健康减肥的目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y2s.net/article/yunying/110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ouweb.com